文章來源:廣州嘉利山學院 已幫助:1387人
“到底要不要出國讀大學?”
·如果費用不是問題,建議在國內(nèi)讀中小學,出國讀本科和研究生,應(yīng)該是的選擇。
·費用拿出來難或者需要賣房才湊出來,不太建議出國。特別想留學喝洋墨水,等研究生再去,英國一年,美國兩年,省點學費。
·高考有望考上北大、清華;出去有能力進入美國前30,怎么選擇?聽孩子自己的意見。如果擔心孩子判斷不準確,家長就努力說服他去接受另外一種教育的培養(yǎng)和鍛煉,到美國去當學霸。
·在中國是學渣,老師、同學、親戚面前都抬不起頭,沒有一天可以被表揚。自信喪失,沉迷動漫、電游。建議他出國,但前提是高中三年把英語學好,去一個匹配但盡可能好的學校。在另一種文化下,他有可能重獲尊重,重拾信心。
·留學這筆投入很可能收不回來。投的是教育,不是教育可能帶來的一份高收入工作。有個家長對我說,我這是個閨女,給女孩子在教育上投資是必須的。有見識、有學歷、有思想,以后活得踏實。
·世界前200所大學,中國不到10個,美國70多個,好分數(shù)對著好學校。美國大學招生官通過GPA/均分、標準化考試、活動和文書判斷學生質(zhì)量,擇優(yōu)錄取。去美國,圖的是優(yōu)質(zhì)教育,不是移民。如果學習優(yōu)秀,畢業(yè)后是美國需要的人才,留下來,多一種選擇更好。沒留下來,有好的教育履歷,也受益終生。
·“美國沒有霧霾,食品安全,思想自由,住房便宜,當然要去美國啦?!碑斝?!這是爸媽想出國。對孩子來說這不重要,抵不上您兒子的女朋友不想出國。出國這件事,應(yīng)該是孩子自己的決定。他發(fā)自內(nèi)心想走,有了強大的學習動力,就學得進去,好成績就不遠了。
·孩子有兄弟姐妹或發(fā)小在國外,不斷傳來吃香的喝辣的的美好情報;或是自己曾在美國交換、游學、至少是旅游,自己吃過香的喝過辣的,或至少見過香的辣的,這才是孩子想出國的原因。還有學生被中考折磨,突然開始質(zhì)疑天朝教育體質(zhì),向往美國校園生活。除了這三種情況,孩子難于自發(fā)產(chǎn)生動力。如果家長特別想讓孩子走但他無動于衷,建議中考后的暑假拿出2-3周去美國游學。
·去美國,目的是獲得競爭力最強的高等教育,還有憑能力留在美國工作、生活的希望。去澳大利亞或加拿大,學業(yè)要求相對低,移民可能性大。去英國,嚴謹?shù)挠⒙?lián)邦教育,學制較短節(jié)省時間,英倫文化熏陶優(yōu)雅氣質(zhì)。建議全面了解情況,以終為始。
“什么時候決定?”
現(xiàn)在。
孩子離開校園以前,他的見識就是他爹媽的見識。爹媽的心有多大,兒子的世界就有多大?,F(xiàn)在堅定的出國派是家境殷實的生意人、高級知識分子、政府官員。從孩子生下來他們就決定把他送出去,所以從初中甚至小學就讓孩子做本科留學的準備。到了高二下學期、高三上學期SAT或ACT考出絕頂高分的,多是捧本英文原著津津有味的,而這習慣早在初一就有了。
現(xiàn)在。您算第二批。當您決定孩子是讀國際高中/國際班還是普通高中/普通班時,您是在決定他的本科和研究生這六年在哪里讀。先別想孩子未來要不要回來報效祖國,因為即使不想報效,對方也不見得收你。建議您廣泛搜集、專注思考這六年,而不是以后,比如孩子在哪個學校讀書、讀什么專業(yè)可以兼顧興趣和就業(yè)。把決定做在3月之前,孩子就可以在4月之前邊準備中考,邊準備加試,趕上部分國際學校/國際部一模前后的批次簽約。
中考出分后,因為成績不理想再決定出國,這是第三批。其實,根據(jù)孩子初三上學期年級、班級排名,高中錄取是可預測的。問問他的班主任,去年同樣排名的學生考進了哪所高中。當然臨陣磨槍,中考成績是可以有較大提升的,這是一個變數(shù)。無論如何,希望初三的家長此刻多下功夫去分析、預測,不要因為中考砸了再出國。一些孩子垂頭喪氣地說,中考成績拿到后,爸媽帶著自己轉(zhuǎn)戰(zhàn)幾個國際高中/國際部,回想起來非常尷尬和沮喪。孩子從您的肚子里爬出來,他有多少斤兩,您是該知道的,別讓他陷入被動。
第四批家長,是在孩子高中錄取后向他明確了可以出國讀大學的意向。他會開開心心玩上幾個星期后進入托福預備段的學習,經(jīng)過秋季和寒假,在高一下學期3月托福首戰(zhàn),目標80分以上,這是標準生(基礎(chǔ)不好不壞、努力程度中等的學生)。
第五批家長是遲到派。他們或是讓孩子玩夠了一個暑假,秋季再開始,于是失去了暑假扎實打基礎(chǔ)、做銜接的時間;或者是高一上學期的成績與初中有很大的落差,被逼在高一寒假決定出國,失去了考試規(guī)劃的主動權(quán),造成后面時間緊張。
選普通校/班還是國際校/班?
怎么樣都辛苦。普通校的學生一邊學著高考完成會考,一邊學著托福/SAT或ACT;國際校的學生一邊學著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英國課程IGCSE和A-level/國際生高中課程IBDP,一邊學著托福/SAT或ACT。普通校課業(yè)管理嚴格,大考小考家長會;國際校重視作業(yè),活動要求高,孩子們都不清閑。而知識,無論是中國的,還是英美的,都各有用處,不分貴賤。
所以,分水嶺只是好學校和不好的學校,不是國際校和非國際校。
“如何判斷外教?”
首先是數(shù)量和質(zhì)量。如果英美以外的外教比重過大,對學生語言本身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其次是外教的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外教對標準化考試的準備不會那么重視,認為能力具備直接去考就好了,這本無可厚非,但有的外教課堂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講授過于泛泛,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不錯,但能留下的東西少。而且學生年齡小,需要拿筆、尺畫書,固化語言點,課下強化記憶,但一些外教課程沒有成冊紙質(zhì)教材,有的發(fā)電子版,不利于學生標記、復習、背記。
“選AP,A-level,還是IB課程?還有GAC?還有加拿大省考?”
從課程體系的嚴謹度來看,高一學IGCSE,高二和高三學A-level或IB,是最理想的。IGCSE相當于英國的中考或會考,A-level相當于英國的高考;而IB是國際人的高考,難度高。就本土學生的普遍感受來看,A-level會稍微簡單一些,IB比較難。
AP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并不是一個課程體系。美國大學招生官會綜合參考學生的長期學分GPA、標準化考試成績(托福和SAT/ACT)、活動和文書等內(nèi)容來評價學生,AP和SAT2是補充證明,尤其有助于申請美國前30大學。大多數(shù)國際部的學生選擇AP課程,使用美國的高中同步教材,在高一、高二的5月份參加3-4門AP考試,緩解了一部分標化壓力。因為國際校/班不是為了標化而學習,所以外教的質(zhì)量、教材的選擇、語言點和知識點的沉淀和考核就非常重要。從留學申請角度看,AP考試求質(zhì)不求量。目標是5分,有4分也可以接受,但3分及以下不要報送。
GAC只是ACT的前段。加拿大省考,主要針對加拿大,楓葉學校在用。這兩門不是本土國際校/班的主流課程。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以上三大課程體系是粗線條,在具體的某一個體系里,學生每個學期要學習的多門課程。這個選課事關(guān)GPA,更重要。每一門課的難度不同,獲得好學分的可能性不同,任課老師給分的松緊不同。在進入國際校/部之前,通過剛剛畢業(yè)的家長和學生去了解,去做“選課布局”是重要的。
學校首頁| 學校簡介| 招生簡章| 學校新聞| 學校相冊| 教師團隊| 聯(lián)系我們
廣州嘉利山學院課程請咨詢:
滬ICP備18048269號-1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教育
全國教育網(wǎng)站
企業(yè)信用等級AA級
合作/版權(quán)/投訴
本頁信息由注冊用戶(機構(gòu)和個人)自行發(fā)布或提供,所有內(nèi)容僅供參考,任何關(guān)于對該用戶的推薦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實,本站不承擔該用戶發(fā)布/提供信息的行為或內(nèi)容所引起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