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湛江鳳凰藝術教育 已幫助:1019人
因為鳳凰藝術教育專注播音主持傳媒藝考高端教育十二年,加上小編本人平時熱愛朗讀,平時在播音方面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綜合水平相對來說會好一點,所以現(xiàn)在想把自己的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
今天小編專門針對新聞播音主持的相關技巧來完成分享的內容。主要分為以下4個部分:
播音主持基礎知識
普通話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通用語言;
概念: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
直播與錄播
從錄播到直播,是廣播節(jié)目的第1次提升和飛躍,從直播再到錄播,則是廣播節(jié)目的第二次革命。
直播優(yōu)點:快捷性、雙向性、直接性;直播缺點:差錯率高,很難出精品,不利于培養(yǎng)主持人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作風。
錄播優(yōu)點:不出差錯,節(jié)目質量高,有效提升主播專業(yè)素養(yǎng);錄播缺點:時效性較差,無互動性,不能與聽眾直接交流。
這里要提醒一下,一般做廣播節(jié)目,都是錄播的,直播對于人和設備器材的要求太高,一般非專業(yè)電臺或電視臺是很難做到的。
姿勢:
坐姿、站姿、拿話筒姿勢、拿稿件姿勢。
重點:拿話筒的姿勢,因為我們錄節(jié)目一般都是用手機自帶的錄音機,先錄制好干音,然后再用電腦做后期處理的,所以這里的話筒,其實就是手機。這里主要講一下錄制干音的時候,嘴巴和手機麥克風的正確位置和距離:距離手機、話筒15公分,不要正對話筒,建議斜角。
新聞播音技巧
一、播報新聞稿件的態(tài)度把握
播報的態(tài)度,就是指在播報一篇新聞稿件時所持的主觀傾向性,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是贊同的還是反對的,是積級的還是消極的等。新聞稿件的作者也充分考慮了這一點,所以稿件的內容也是用敘述事實來體現(xiàn)作者的意見的,將主觀寓于客觀,具有內在的傾向性。
怎樣有分寸地把握播報態(tài)度呢?可以從下面兩方面來把握:
1、利用內在語來控制語氣
也就是說將我們的傾向性隱藏在客觀事實背后,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受眾,達到宣傳的效果。內在語就是文字語言未能或不便表露的語句本質和目的。也就是說,我們在播報時,應抓住語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努力挖掘語言背后更深一層的意思。
2、背景材料來理解分析,避免態(tài)度的過或欠
任何新聞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所處的歷史條件,都與周圍的事物有。新聞背景對稿件的具體有烘托.深化的作用,有利于讀播者找準播報的著眼點以及感情態(tài)度的分寸把握,也有助于受眾對新聞事實的理解。
二、導語部分的處理
新聞稿件的導語,是指每一條新聞的第1句話或者是第1個自然段,揭示了新聞的要點,突出新聞的精華。在有聲語言的表達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引導受眾收聽或收看新聞的全部內容,提起受眾想了解新聞內容的興趣。所以,對新聞導語部分的處理要得當,以免造成受眾的流失。對新聞稿件導語的處理,要注意的是重音的處理以及語勢的起伏。語句的重音切忌太多,因為太多的重音選擇反而沒有了重點,一定要精選重音,找準聲音的著力點,使整個語句的走勢有起伏變化,引起聽眾或觀眾的興趣,切忌語勢僵直。
三、處理新聞的主體部分
1、對主體內部層次的處理
要注意層次內部的集中,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語氣要“抱團”,加強句與句之間的關聯(lián)。少停多連。另外,還要注意,層次間語氣的轉換和銜接,避免平直無變化。
2、對主體部分主次的處理
要注意運用對疏密變化的調節(jié)來區(qū)分主次,對不重要的內容往往加快速度放平語勢,在清楚表達的前提下一帶而過;對重要的內容,就要放慢速度揚起語勢,加重語氣,說透說清,給受眾造成一種“反差”以引起他們的關注。
四、新聞稿件中具體情節(jié)的處理
對具體情節(jié)的處理,一定要把握“感而不入”的境界。在播報新聞的時候,我們在把握住新聞稿件新鮮點的基礎上,要切身地去感受,有了真實的感受而形成播講的愿望,才能播講清楚。但是,作為一篇消息播出,重要的是對事實的敘述報道與信息的傳遞,因此,必須注意新聞的節(jié)奏感,并且與消息類新聞的整體相協(xié)調。所以,要做到“感而不入”,也就是說,要有真切的感受,但不要陷進去,否則將會影響到對稿件的整體把握。
五、對新聞稿件長句子的處理
新聞稿件中也存在著長句子。一般來講,新聞稿件的句式應該是簡短精悍的,但有的時候,為了敘述的連貫性或者表達的明確性等原因,長句子也會出現(xiàn)在新聞稿件中,這就要求我們有聲語言的表達要將句子的語法關系、邏輯表達清楚準確,使語句的目的鮮明,使聽眾、觀眾能一聽就明白。
六、對新聞稿件中數(shù)字的處理
大多新聞稿件都會包含數(shù)字在其中,且每一個數(shù)字都有它所代表的含義,作者不會無緣無故地將數(shù)字放在稿件中的,必定有他的目的。那么,在播讀這些數(shù)字的時候,就要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把其所代表的內涵表現(xiàn)出來。對數(shù)字的處理,讀準讀清是基本的要求。給數(shù)字著色,這是處理新聞稿件中數(shù)字重要的一點。就是說,要根據(jù)新聞事實來賦予數(shù)字或大或小,或輕或重的不同的色彩,對聽眾、觀眾起到提示的作用,便于受眾了解數(shù)字真正的含義,引起他們的思考。還要注意對數(shù)字著色要有選擇。在一篇新聞稿件中如果有多處出現(xiàn)了數(shù)字,就要精選有價值的、直觀的數(shù)字來給予著色,這樣才不會使整條新聞變得雜亂、累贅,使有聲語言的表達簡潔明快。
七、對播報速度的把握
新聞播報的提速一定要“有度”。即播報速度的加快不能超過讓人說清楚聽清楚的極限。收聽新聞的觀眾對聽到的內容要有所反應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打破標點符號的限制,在對整體內容的把握下少停多連。由于文字語言的表達和有聲語言的表達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停連”就是有聲語言表達中的標點符號。新聞稿件播報中的停連要符合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要讓人聽懂。用語氣的轉折和起伏來區(qū)分層次,突出重點。利用語流的疏密變化,加大層次間以及語句內部的主次對比,也就是說,舒展主要的,帶過次要的。但“帶過”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快速讀過,而是要在整體的控制下相對的“帶過”。
如何提高普通話水平
這個話題其實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在這里也不可能用簡短的篇幅來講解,因為學習普通話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我提幾點學習思路和方法吧。
1.摒棄自己的“方言”,堅持只說普通話;
2.不要跟有口音(港澳臺等)的或者娛樂節(jié)目的主持人學習;
3.不僅僅是要問身邊的人,還要多差字典、詞典,對自己把握不準的字詞要多問;
4.全國各地不同地區(qū)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人因學習情況不同不同也有差異,所以要找到自己的薄弱處,根據(jù)重要性一一擊破。
如:分不清前后鼻音,那么先重點練習相關,再去解決其他問題。
學校首頁| 學校簡介| 課程列表| 學校新聞| 學校相冊| 教師團隊| 聯(lián)系我們
湛江鳳凰藝術教育課程請咨詢:
滬ICP備18048269號-1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教育
全國教育網(wǎng)站
企業(yè)信用等級AA級
合作/版權/投訴
本頁信息由注冊用戶(機構和個人)自行發(fā)布或提供,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任何關于對該用戶的推薦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實,本站不承擔該用戶發(fā)布/提供信息的行為或內容所引起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