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章子怡在微博曬出4歲女兒醒醒用iPad學習的視頻。
從視頻可以看到,醒醒饒有興趣地盯著屏幕畫面,章子怡則在一旁感嘆“超級欣慰”。然而評論區(qū)不乏很多家長提出不同想法:
孩子這么小就習慣性使用電子產(chǎn)品合適嗎?我也想讓孩子這么學,但有點擔心;我僅僅是羨慕醒寶手里的iPad Pro[檸檬精]……
不可否認,科技的發(fā)展正在急劇影響當下的教育方式和目的。特別是在疫情催生線上教育需求的情況下,科技對教育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一味禁止孩子使用電子產(chǎn)品,遵循過去的教育方式,孩子可能很難適應未來世界快速發(fā)展的需要。正如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所說:
以昨日之法教育我們今天的孩子,將使他們失去明天。
對于家長來說,如何順應未來科技時代的發(fā)展,做好對孩子的培養(yǎng),是一個值得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斷思考的問題。
有一部全網(wǎng)4000萬觀看量、收獲家長們炸裂口碑的國產(chǎn)教育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正是帶著家長們的問題,前往5個國家探秘先鋒教育理念,尋找科技助力教育創(chuàng)新的好辦法。看了這部紀錄片,或許會顛覆你對當前教育的思考……
焦慮必須徹底瓦解
人的焦慮,常常來源于未知。家長之所以焦慮電子產(chǎn)品對孩子帶來風險,是不知道如何打開孩子與科技相處的正確方式。紀錄片集來到了“電子先鋒示范學?!庇ブ炖残W。這所學校特別大的特點,就是無限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使用電腦、平板、虛擬眼鏡等等電子產(chǎn)品。
在小學五年級的課堂上,孩子們人手一臺電腦,老師正引導他們制作安德森防空洞模型進行3D打印。
一個小男孩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人們要鉆進這么小的防空洞里是多么艱難,這對我理解這段歷史很有幫助?!?/p>
這看起來是一堂3D打印課,實際是一堂運用科技作為教學方式的歷史課,以往枯燥的課堂頓時變得有趣起來?!赌愫?,未來人類》發(fā)起人陳一佳在體驗課程之后充滿了震驚:“以前在我的理解上,一個學校增加科技的教育內容可能就是增加一個編程課。而這個學校不光是做加法或乘法的事情,而是把科技變成每個課程環(huán)節(jié)的一部分?!睂W校課程大綱設計者、國際教育專家唐納森是這么說的:“既然科技世界已經(jīng)來到,完全脫離是不可能的,那就該認真思考教學的本質是什么,我們要怎樣利用科技為教育服務?!?/p>
不得不承認,教育受諸多現(xiàn)實條件限制,例如,城市的孩子該如何接觸到農(nóng)村日常生活?而孩子又該如何超越認知局限,了解廣袤的宇宙以及身體內臟器官呢?真正的科技,是讓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顯然,圣朱利安小學將科技與學科深度融合的教學方式奏效了。在生活課上,老師指導孩子們與農(nóng)夫進行視頻通話,通過向農(nóng)夫提問,收獲了關于農(nóng)場養(yǎng)殖的知識;
在天文課上,孩子們帶上VR虛擬眼鏡,看到了又大又圓的地球,知道了地球、太陽和月亮在宇宙中的位置關系;
在人體健康課上,通過承載AR技術的平板電腦,孩子們看到了自己的心臟,了解到心臟一天會不停歇跳動10萬多次;
不僅文化課可以這么玩,就連小學六年級的體育課也離不開科技的身影:孩子們運用編程做一個計步器,在運動過程中用自己設計的產(chǎn)品計算步數(shù)。一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掌握了編程的技能,還發(fā)揮了編程和體育兩個學科相結合的應用能力。
所以,與其被動焦慮電子產(chǎn)品對孩子的危害,不如熱烈地擁抱它、深入地了解它,讓我們的孩子善用科技習得技能,培養(yǎng)適應未來世界瞬息萬變的能力。
然而,如何善用科技習得技能?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培養(yǎng)技能特別好的老師。當你沒有嘗試的時候,一切都是未知的。在紀錄片的第三集,陳一佳來到了美國紐堡自由學院,遇到了高三學生娜丁。
“在九年級的時候,我上了一節(jié)計算機課,在那一年完成了一個項目:不靠電池,寫程序讓風扇轉起來。之后我們又加了很多燈,特別后學會了怎么用程序讓燈亮出緊急求救信號。”
娜丁沒想到自己有能力學習編程,這一次小小的嘗試,讓她充分體驗到了滿足感與成就感,也讓她對編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升上高中后,她在哥哥的極力推薦下成功申請創(chuàng)新實驗班P-TECH。
這是一個由紐堡自由學院、IBM公司以及當?shù)厣鐓^(qū)大學三方共同合作運營的教育項目,專門設計針對科技專業(yè)以及職場技能的課程。P-TECH創(chuàng)新項目讓學生自由選擇在4-6年時間完成網(wǎng)絡安全或計算機網(wǎng)絡的課程,畢業(yè)后可以獲得副學士學位。
學生通過抽簽形式進入項目,缺乏科技資源和缺乏高等教育資源的學生則有更大的幾率被抽中,優(yōu)先進入課程項目。除了娜丁,還有200多個學生被選中進入P-TECH創(chuàng)新項目。在P-TECH課堂里,由IBM公司專業(yè)人士擔任老師。他們只會引導學生們提出自己的疑問,激發(fā)他們內心的好奇和興趣,鼓勵他們打破思維定式,從而讓孩子真正地深入了解這項技能。
沒有一種興趣是天生的,好的引導可以打開孩子更寬廣的路。 娜丁表示,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想要成為一名IT工程師。更讓她自豪的是,今年暑假開始,她就要進入企業(yè),正式開啟份IT實習工作?!澳惝斚乱娮R的寬度和廣度,會限制你未來的發(fā)展格局?!敝挥猩朴每萍纪黄飘斚碌恼J知視野,才有局限之外的能力爆發(fā)。
世界瞬息萬變,不變的是變化本身。今天的孩子該如何從容應對明天的改變?知名科技行業(yè)投資人王煜全在紀錄片里說:“我們要給孩子的東西,不是現(xiàn)在的東西,而是孩子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世界真正需要的東西?!?/p>
科技對我們的世界正在進行洗牌式的重組,受其影響,教育不可對此視而不見??戳恕赌愫茫磥砣祟悺愤@部紀錄片,我們可以將眼光放得更長遠些。不再讓孩子們手足無措地走入社會,面對未來世界殘酷的競爭無能為力。家長們要做的,恰恰是善用今天的科技,培養(yǎng)“未來人類”。引用非洲經(jīng)濟學家Dambisa Moyo的《dead aid》一書結語所說:“栽種一顆樹特別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