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寧波康語教育 已幫助:1084人
今天,康語占徐燕老師將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帶各位家長們學習言語開發(fā)基礎知識:
0-6歲兒童語言發(fā)展歷程是什么樣的?
言語與語言的區(qū)別是?
呼吸、發(fā)聲和共鳴的關系?
文 |占徐燕
康語教研中心課程部部長
0-6歲兒童語言發(fā)展歷程是什么樣的?
各位家長一起來看看0-8個月
感官反應期?沒有與人溝通的欲望/動機;?以哭聲及笑聲回應環(huán)境的轉變或身體的感覺;?后期會看著人、對人微笑、發(fā)“嘎嘎”聲;?成人會對嬰兒“無意”的行為賦予解釋;?只明白非語言提示,如手勢、說話語調、生活程序等;?不真正明白說話。
8-13個月
溝通發(fā)展期?會說單詞句(疊詞),如“飯飯”(吃飯)、 嘟嘟”(汽車)、“燈燈”(電燈)、“包包”(書包);?喜歡與人溝通;?開始能與人保持共同專注;?發(fā)出一連串的玩聲,以表達開心/不開心的情緒;?靠環(huán)境提示來明白說話(如:成人伸出手說:”抱抱”);?12-13個月大,明白數(shù)個人物或物件名稱。
13-18個月
詞語運用期?開始使用字詞表達需要,偶然可以發(fā)聲回答一兩個問題。;?同時會使用動作、表情;?發(fā)展至運用約50個單義詞(如:書、媽媽、沒有...等);?沒提示下理解語言;?明白熟悉的人和物件名稱;?先學名詞,再學動詞(具體——抽象);?成人要精簡說話、用簡單問題→幫助兒童明白說話、保持對答
18-24個月
句子組織期?詞語數(shù)量突飛猛進地增多;?能說出約200個單義詞;?組合單義詞成為雙詞短句如:「吃蛋糕」、「喝果汁了」等3~5字的句子;?明白簡單指令,如:「親親舅舅」、「拿拖鞋」;?回答簡單問句如:「布娃蛙在哪?」;?進入詞饑期,寶寶會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簡單的疑問句表達詢問
2-2.5歲
早期句子應用期?使用二至三個詞語組成的句子,如:「媽媽去萊市場」;?比較會用言語表達情感,較少用哭和發(fā)脾氣;?熟練地背誦簡單的唐詩說故事時,句子并不連貫;?常用的禮貌用語寶寶已經掌握了;?并且他在幫你做事以后,會要求你說“謝謝”;?明白簡單概念,如:「大/小」、「干凈/骯臟」;?跟從兩個步驟的指令進行活動;如「擦嘴巴,然后去洗手」、「拍手,然后站起來」。
2.5-3歲
句子應用期?三歲時,能進行數(shù)次一來一往的對話;?對自己引發(fā)的話題較有興趣;?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流利地說出家人的姓名;?主動表達身體感受如:熱疼餓/尿尿等;?能很好的回答在做什么的問題。
3-3.5歲
句子應用期?喜歡問問題,如:「為什么?」、「這是什么?」;?能使用超過1000個詞語;?使用由三至五個詞語組成的句子;如「哥哥穿紅色褲子」、「爸爸坐公交車上班」;?運用抽象詞語(如:代名詞、位置詞)。
3.5-4歲
句子應用期?重述簡單熟悉的故事;?明白相反詞:如:「輕/重」、「相同/不相同」;?跟從含有大小、顏色、空間等概念的指令,;如「把紅色積木放椅子下面」;?回答怎么了的問題:“蘋果怎么了?”兒童可正確回答。
4-5歲
句子深化期(說話已很清晰)?運用超過2000個詞語;?能重復10個或10個以上音節(jié)的句子;?運用復句/較長句子和連接詞;如「因為…,所以?!埂ⅰ溉绻汀?;?較詳細地描述日常生活經驗、程序和故事;?在中聊天遵守輪流對話的規(guī)則;?明白笑話;?能回答較深的問題,如:「為什么?」、「怎么樣?」。
5-6歲
邏輯思考期?運用語言來計劃、學習和想象;?有2500字的詞匯;?能綜合資料,以推斷和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接著話題作出回應,并不會離題;?用說話表達不如意的事情;?會反駁、罵人,以表達不滿;?說話流利;?句子結構大致上與成人相同。
言語與語言的區(qū)別是?
語言是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xiàn)象,它包括(詞匯,語法,語音、語義,語用)
言語的產生過程
人腦的高級指令中心首先確定形成聲音的系列指令,從這里發(fā)出的命令被傳送到位于大腦運動皮層的言語區(qū)中,運動皮質再發(fā)出一系列指令給腦干中的運動神經核和脊髓,然后傳送到呼吸、發(fā)聲和構音系統(tǒng)的肌肉。
言語的產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各言語器官的協(xié)調運動,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言語都難以準確形成。
言語的產生是通過三個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來實現(xiàn)的,它們是呼吸系統(tǒng)、發(fā)聲系統(tǒng)和共鳴系統(tǒng)。
氣流達到聲門處,由聲帶的振動將氣流轉變成一系列聲脈沖信號。
聲脈沖信號通過構音系統(tǒng)的各個共振腔的共同作用,形成具有適當形態(tài)的聲波,最終由嘴和鼻發(fā)出言語信號。
言語產生和感知的過程
言語產生的物理模型
大腦的言語指令傳輸?shù)胶粑到y(tǒng)中,肺在力的作用下產生氣流,氣流沿著氣管向上到達發(fā)聲系統(tǒng)中的聲帶,與聲帶摩擦產生振動發(fā)聲,最后經過共鳴系統(tǒng)中包括鼻腔,口腔,咽腔產生共鳴,形成言語。
呼吸、發(fā)聲和共鳴的關系
生理呼吸與言語呼吸
生理呼吸
吸氣和呼氣是為了將氧氣吸入肺,而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吸氣和呼氣是一個持續(xù)的
動作。
言語呼吸
言語呼吸是在平靜呼吸的基礎上,不僅吸氣時需要吸氣肌群主動收縮,而且呼氣時也需要腹部肌群主動的收縮,以維持充足的聲門下壓來支持聲帶振動時的發(fā)聲活動,從而獲得言語的自然音調、響度、以及豐富的語調變化。
在言語呼吸過程中,呼吸肌群不僅提供了聲帶振動的動力源,而且通過抵抗肺的彈性回縮力來調控胸腔氣流的呼出速率
呼吸障礙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
呼吸方式異常:胸式呼吸
呼吸支持不足:說話聲音小,句長短
呼吸與發(fā)聲不協(xié)調:說話一字一頓、起音方式異常(如:硬起音、軟起音)、吸氣時發(fā)聲。
學校首頁| 學校簡介| 課程列表| 學校新聞| 學校相冊| 教師團隊| 聯(lián)系我們
寧波康語教育課程請咨詢:
滬ICP備18048269號-1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教育
全國教育網站
企業(yè)信用等級AA級
合作/版權/投訴
本頁信息由注冊用戶(機構和個人)自行發(fā)布或提供,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任何關于對該用戶的推薦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實,本站不承擔該用戶發(fā)布/提供信息的行為或內容所引起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