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在今天這個學習要效果,考試要分數的時代,為什么還要大張旗鼓的主張呢?它的意義究竟何在?
當下很多人對于語文教育都存在著本末倒置的理解而又自以為是,把語文學習的提升也建立在刷題的思想上,只比量,不比質,躁動不安,拔苗助長!這樣的教育培養(yǎng)又何嘗不需要我們思考呢?
還記得之前開播即火的《朗讀者》嗎?董卿也再度成為屏霸。
你有多久沒朗讀了呢?不僅是孩子,朗讀是屬于每一個人的。
朗讀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傳遞感情、傳承精神的一種手段。
就如前先輩學者所說:凡讀書,需要讀的字字響亮。
這一檔文化節(jié)目,不僅換起了我們的關注,更是對文字的重新理解,當這些文字被再次朗讀,我們不得不為“朗讀”的刻板印象而慚愧。
《朗讀者》給我們深的啟發(fā)是朗讀是愛的表達、傳遞,用朗讀來陪伴孩子成長,可以給孩子好的滋養(yǎng)。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梢娎首x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新課程標準又明確指出:語文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01改變孩子的性格
性格內向者往往發(fā)出的聲音也很小,如果孩子都能堅持朗讀課文及其他文章、書籍,很容易使孩子愛講話,性格也就隨之而變。
內向的人大多都是不會、不想和不善于使用語言的人,當一個人能夠肌肉放松、鏗鏘有力、抑揚頓挫、情感飽滿地誦讀時,也就是能把自己的勇氣、力量、感情、理解讀出來時,他就變得外向了。
02鍛煉孩子流暢的表達
流暢的表達是閱讀取得成功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做做到流暢的表達就需要反復的進行閱讀,和孩子一起把一首小詩讀出來、表達出來,炫耀出來,可以幫助孩子鍛煉有效且流暢的表達。
03口語表達和聽力技能訓練
不管是唐詩宋詞、聲律啟蒙還是各種現(xiàn)代詩歌,都包含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詞匯,這些詞匯的積累對孩子語言技能的學習是重要的幫助。
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能力技能,通過聽力技能的訓練的同時孩子還可以實踐他們的口語技巧,一舉多得。
04可視化和想象力的訓練
要理解一首詩歌或一段文字,孩子在腦海里建立豐富的想象,因為沒有太多的詞匯和語言進行描述,所以孩子需要匹配與聽到或讀到的文字相互匹配的場景。
05有利于開發(fā)右腦
在誦讀過程中,把文字變成了聲音,并且伴之以節(jié)奏、韻律、形象、情感,使人進入了一種美的藝術體驗,這就很好地開發(fā)和訓練了右腦。
經常地大量誦讀,還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大腦表層到深層的記憶回路,記憶品質因而得到改善。深層記憶回路是和右腦在一起的,這個回路一旦打開就和右腦的記憶回路連接起來,生成一種優(yōu)質“記憶”,甚至可以做到“過目不忘”。
06體會辯論的價值
這是更好的、高質量地參與未來的事務的一種素質。人類進化史表明,正是由于語言的發(fā)展和豐富,才使人的大腦功能得到了發(fā)展和完善,從而成為萬物之靈的。
07有利于改變自卑
誦讀可以激發(fā)激情提升自信心,反復誦讀可以增加孩子的膽量,使孩子變得大氣、大方、大樣。特別是在集體誦讀時可以相互壯膽,進而產生誦讀的熱情和激情。
08提高寫作能力
大聲讀他人作品是學習的過程,大聲讀自己的作品實質是修改完善的過程。瘋狂朗讀好處多,瘋狂誦讀和背誦可以把情緒廣泛地調動起來,名篇佳作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氣勢美,只有在誦讀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轉、合,只有在誦讀中才能深刻地體會到。
而且除此之外,朗誦更優(yōu)于朗讀,即“大聲朗讀”詩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達出來”,在朗讀的基礎上用清晰、響亮的聲音把文章讀背出來,以傳達文章的思想內容。更深入的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把握作品的基調、作品的主題和情感的基調,加入豐富的想象。
這就是語言的魅力,讓我們在朗誦中,在品味語言文字中,感受到漢字、漢語的韻味。
朗誦不僅在于培養(yǎng)孩子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語感,更能在誦這一美的過程中提高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傳承中國優(yōu)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