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贛州騰耀文化 已幫助:1263人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長除了文化課輔導外,對孩子的素質教育也愈加重視起來。但素質教育,說起來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那到底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素質教育呢?關于素質教育,我認為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這7個方面。
一、愛心,就是關愛他人之心
愛心,可以讓孩子察覺別人的困難,理解別人的需要,伸出雙手去幫助那些受到傷害和需要幫助的人。
我認為一個人的品質特別重要的就是:善良、友愛、寬容,懂得感恩、樂于助人。
我在學生時代,非常喜歡買書買雜志買磁帶,工作后整理書柜,家里有藏書2000本,很多同學向我借,我從來都不藏私,總是很愿意借給別人,這使我結下了很好的人緣。高中和大學的時候,我是班長和文娛委員,每年都要張羅中秋和元旦兩臺晚會,花不少精力,但我相信這些晚會給大家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記憶,同時在準備節(jié)目的過程中,也使我和很多同學拉近了距離。當時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么做以后會有什么回報。
2006年,我開始創(chuàng)業(yè),家里不支持,一開始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開業(yè)沒多久,學校門口的主干道就因為修立交被封了一年。
我有一度困難得付不出房租,發(fā)不第 一出工資,在關鍵的時候,我的很多同學支持了我,有兩個同學借錢給我,更多的同學把自己的孩子送來我學校上課,并且動員親戚朋友的孩子過來上課。
如果沒有我同學的幫助,給了我批生源,我是不可能把學校辦起來的,這使我體會到有個好人緣是多么的重要啊。
2010年開始,我經常參加行業(yè)會議,和同行們進行交流,有很多校長聽說我通過講家庭教育講座學校發(fā)展得很快,就希望能向我學習怎么講家庭教育講座,我同意了,因為覺得這件事很有社會價值,校長們學會了去向他們的家長講,能使很多家庭受益,所以我不收任何學費,送課件,很多校長都很感動。在我的幫助下,數(shù)以百計的學校從無到有地開展了家庭教育講座,提升了家長的滿意度,間接幫助了續(xù)班和轉介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樂于助人,一定會有回報,自己會是受益者,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有愛心,樂于助人。另外寬容也很重要,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 一,我們要能虛心接受不同的意見。
第二,別人如果傷害了你,別太耿耿于懷,能寬容和諒解,處理以后就盡早放下。
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家長可以這樣去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
1.家長以身作則,我經常會和孩子自己的親身經歷。
2.鼓勵孩子的友好行為,學會分享,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不能讓孩子獨自享用,這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養(yǎng)成自私自利的毛病。
3.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身邊的愛,或者可以養(yǎng)個小動物,讓孩子通過照顧小動物來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
4.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我們學校在秋天會發(fā)起捐冬衣的公益活動,收集學生不用的衣物去捐給西部福利院的孩子,這樣的活動能讓孩子關注到社會弱勢群體需要幫助,對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很有益。
二、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誠信正直的品質
誠信是人們在公共交往中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一個人能在社會生活中安身立命之根本。只有正直,小樹苗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我在辦學校時,早期也很困難,年輕老師工作時間不長,家長們希望找有經驗的老師,詢問老師情況時,我們堅持如實相告,只是請求家長試聽,滿意再報名。
有一次來了一個家長,初三的孩子因為身體原因休學大半年,但是家長希望參加當年的中考,需要全天過來補一對一,愿意付一大筆錢。我們學校剛創(chuàng)辦時,小學生比較多,老師雖然是師范專業(yè)畢業(yè),也在公立中學教過書,但我還是勸這位家長不要報我們這兒,去找個辦學時間長,初中生多,對無錫中考題更了解的機構比較好。這位家長表示不清楚去哪里補習好,我就幫他找了一家,并且陪他去那家機構報名,幫他找到了滿意的老師。
這位家長非常感動,幾個月后給我打,告訴我孩子如愿初中畢業(yè),并且介紹了幾個朋友的孩子來我這里學習。
我認為誠信非常重要,放棄一點眼前利益,忘記自己的銷售目標,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客戶肯定會感受到我們的誠意,不用我們去要求,更不必給回扣之類,他們就會忍不住幫我們轉介紹。
在我們的公司文化中,也會提倡正直誠信的價值觀,這不是掛在墻上的口號,而是我們要努力落實到工作中去的行動指南。
老師們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中成長,也會用正直誠信來要求自己,這么多年,我們沒有發(fā)生過老師離職帶走學生的事情。
培養(yǎng)孩子正直誠信,父母要以身作則,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些這方面的故事,管教孩子時不要食言,同時要相信孩子,信任的力量能使孩子更愿意有好的表現(xiàn)。
三、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責任心
家長不要對孩子的事處處包辦,要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幫助孩子擺脫依賴心理,鼓勵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促使孩子由“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在我和家長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父母陪讀的現(xiàn)象很嚴重,孩子不會自己做學習計劃,無法做到自我管理,如果父母不在身邊監(jiān)督催促,孩子就會很磨蹭,寫作業(yè)很拖拉。
我們要和孩子溝通:越是拖拉,學習處于不好的狀態(tài),其實在學習上花的時間越多,好學生寫作業(yè)快,能給自己贏得玩的時間也多。
我們要說服孩子,不要優(yōu)先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老想使自己停留在舒適的區(qū)域,而是應該優(yōu)先去做重要和緊急的事。
四、培養(yǎng)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
通常自信、積極、樂觀的孩子抗挫折能力更強,那怎么培養(yǎng)孩子這樣的性格呢?
1.家長要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
2.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3.不要總說孩子不行,更不要當著其他人的面說孩子不好。
同時,我們要教育孩子坦然面對失望。我曾經和孩子分享過一段個人經歷:
我在小學時曾經和一個女孩子關系非常好,天天一起上學放學,一起寫作業(yè),后來她轉學離開了無錫,去了很遠的城市,我非常難過,常常想念這個朋友。
上中學的時候,我聽說她又回來了,非常高興,跑了很遠的路去她學??此?。當我見到她時,一眼就認出了她,可是她已經完全不認識我了,態(tài)度非常冷淡。
我感到很失望,有時候我們和朋友在雙方心目中的位置是不對等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大多數(shù)人會遇到很多挫折,有可能高考失敗,失戀,或者工作升職方面不如意。
我們要引導孩子換位思考,不要怨恨別人對自己不公平,化失望為動力,今后更加努力,使自己更優(yōu)秀,爭取以后更多的機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給孩子一些機會體驗挫折。
比如孩子打針,我們就不能騙他說不疼,而是應該告訴他打針雖然有點疼,但是勇敢面對的話,還是可以忍受的,所以我們要勇敢。
還有一些孩子如果被桌椅磕碰摔倒,孩子哭了,有些帶孩子的老人會拍桌子摔凳子,怪桌椅弄疼了孩子,這么做會使孩子今后受了挫折,總是怨天尤人,責怪別人對他不公平,從而無法戰(zhàn)勝挫折,無法從逆境中走出來。
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挫折磨礪意志,逆境成就人生。
五、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
所謂自控力就是控制自己的能力。那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力呢?
1.學會控制情緒尤為重要
社會是復雜的,身在其中,難免有受委屈的時候。人都是感情動物,一遇到不開心的事兒,生氣的情緒就被點燃了,情緒失控是具有毀滅性的。
生氣的時候轉移注意力。不要去糾結事情發(fā)生的原因,而是去在意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其實遇見問題解決問題就完了,光生氣是沒用的。
另外,我們要原諒對方。其實平息心火的好方法,就是原諒對方。畢竟人無完人,誰還不做點錯事呢,不管對方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能原諒他,不但讓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了,也給了對方認識自己改過自新的機會。所以做個心胸寬廣的人,得饒人處且饒人。人在做,天在看,好人是會有好報的。
父母如果經常無法控制情緒,會給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一來可能傷害到孩子,破壞親子關系。二來給孩子示范了用語言暴 力的方式處理矛盾,以后他們也不會控制情緒。
所以希望家長們?yōu)榱私o孩子做個好榜樣,要盡努力用平和的態(tài)度去處理問題。
2.自控力與意志力密不可分
關于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研究情商的過程中,為了發(fā)展他的理論——“情商是決定成敗的關鍵”,舉了“糖果實驗”的例子來闡明情商與失敗的關系。
“糖果實驗”是心理學家瓦特·米卡爾發(fā)明的。上世紀60年代,米卡爾把十多個4歲左右的孩子召集起來,讓他們都待在一間屋子里。他給每個孩子發(fā)了一顆糖,還告訴他們:“誰要是能等我回來后再吃糖,那我會再獎勵他一顆?!钡人貋碇蟀l(fā)現(xiàn),有些孩子禁不住誘惑,沒等他回來就把糖吃了。而有的孩子則耐心等待,直到他回來。為什么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的把糖吃了呢?戈爾曼解釋到:“那是情商不高的緣故,這部分孩子意志力薄弱,自控力差?!?/p>
實驗并沒有就此完結,他對這些孩子進行了十年的跟蹤調查。他發(fā)現(xiàn)兩種孩子在情緒和社會方面的差異性非常顯著。當年先吃糖的孩子社會適應能力較差,顯得孤僻、容易受挫,在克服困難時沒有決心,缺乏自信;在學習生活中懶散,成績平平,任性的性格還影響到與人的交際。等他們長大后,對工作不負責,不能妥善處理家庭問題,常與人爭吵、打架。而耐心等待的孩子則較為自信,面對困難的承受力強,人際關系良好,學習能力強,在語言表達、邏輯推理、專注、制定并實踐計劃、學習動機等方面都比較好。
這就是著名的糖果實驗,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需要鼓勵孩子能夠自己制定目標,做好時間管理,并且能為目標而努力,目標不要一下子定得太高,但是持續(xù)努力,小目標帶動大成功。
六、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智力水平六要素是: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應試教育非常注重孩子的記憶能力,這是因為考試的需要,其實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很方便,完全沒有必要去要求孩子記憶那么多內容,我們應該更多地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面的其它能力。
注意力和觀察力是孩子感知外部世界的門窗,是孩子獲得和理解知識及信息的渠道。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觀察力,比如養(yǎng)小動物,種盆栽植物,觀察螞蟻搬家等,但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要適合孩子的情況,不要強迫孩子。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不要直接回答孩子的問題,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誘導孩子自己思索問題的答案,并將之引申開來。
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要善待孩子的奇思妙想,留給孩子想想的空間,鼓勵孩子創(chuàng)新。
我認為鼓勵孩子畫畫,鼓勵孩子講故事,能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
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有可能存在這些情況:膽小、粘人,不自信,不和小朋友玩,不遵守規(guī)則.....
這些問題會阻礙孩子與人交往,難以和別的孩子成為朋友。那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培養(yǎng)積極的交往態(tài)度。
一方面是要積極地向別人介紹自己,主動與同伴交談,參與到同伴的活動中去;另一方面是愿意接受同伴的邀請,與同伴一起游戲。
孩子小的時候,我?guī)鹤尤ス珗@,看到別的孩子在草地上玩,我總是鼓勵孩子過去主動加入他們。
3. 學會讓步,表現(xiàn)出友好的行為。
兒童交往的過程,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權力的爭奪。學會讓步,是指在與同伴協(xié)商時,愿意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和角色與別人共享,同伴遇到困難愿意給予幫助等等。
歸根到底,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需要父母的榜樣和引導。如果父母本身就不愿意與他人交往,就很難給孩子樹立積極的榜樣和提供良好的示范。因此,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同樣要從孩子的父母自身做起。
以上就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素質教育的7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學校首頁| 學校簡介| 課程列表| 學校新聞| 學校相冊| 教師團隊| 聯(lián)系我們
贛州騰耀文化課程請咨詢:
滬ICP備18048269號-1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教育
全國教育網(wǎng)站
企業(yè)信用等級AA級
合作/版權/投訴
本頁信息由注冊用戶(機構和個人)自行發(fā)布或提供,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任何關于對該用戶的推薦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實,本站不承擔該用戶發(fā)布/提供信息的行為或內容所引起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