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慧思唯教育 已幫助:1173人
11月29日,教育部宣布取消中考(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考試大綱。不“敲黑板、劃重點”了,家長們擔心“盲考”增負;教育業(yè)內人士認為,隨著基礎教育目標向學生綜合素養(yǎng)轉變,考試方式改變是大勢所趨;學生也需轉變學習方法,培養(yǎng)在鮮活生活場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部:取消中考考試大綱
發(fā)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透露,教育部剛剛印發(fā)三大重磅文件,其中包括《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yǎng)、知識見識、奮斗精神、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命題,取消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大綱,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門課程,完成國家規(guī)定的義務教育學業(yè)。
此外,要提高命題質量。強調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guī)定學習要求的程度,統(tǒng)籌兼顧學生畢業(yè)和升學需要。
試題命制既要考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注重考察思維過程、創(chuàng)新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不同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試題結構,減少機械性、記憶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積極探索跨學科命題,提升試題情景設計水平。
《意見》還對規(guī)范命題程序、強化閱卷管理、開展命題評估提出了要求。
同時,加強命題隊伍建設。要求各地建立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人員遴選制度,建設一支政治立場堅定、踐行素質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yè)化命題人員隊伍,并建立命題人員庫,實行動態(tài)管理。
《考試命題意見》還提出,要完善保障機制。落實命題管理省級主體責任,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穩(wěn)步推進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省級統(tǒng)一命題。要求各地加大對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 組織、闈點建設和信息技術支持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命題和閱卷安全保密工作制度。
考綱弊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今年6月,高考已經取消考試大綱,加上中考考試大綱取消,至此,中高考都將不再有考試大綱。
什么是考試大綱?
以前,為方便中學組織教學,學生復習、備考,教育部考試中心是會制訂并發(fā)布考試大綱的,而且,基于考試大綱,各地教育考試院還會發(fā)布更詳細的考試說明。雖然每年的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大同小異,但是,學校和考生特別關注,是重要的“指揮棒”。
記者查閱發(fā)現(xiàn),以往的中考考綱包含各個知識點的比重、分值、題量等,也就是說,考綱讓老師可以依綱靠本,考綱考什么,老師就講什么和練什么,學生基本就了解了考試重點,復習時有個方向。
某中學校長告訴記者,考試大綱帶來的弊病是,有的學校或老師教學只圍繞考試為中心,大綱考的才教、才學,大綱之外的不教、不學。
家長憂慮:“盲考”增負擔
如今,沒有考綱,不能“敲黑板、劃重點”了,也帶來一些家長的焦慮。
一位初二學生家長焦慮:“既然是考試,告訴考試范圍,也是應該的,不然會增加學習的壓力和負擔,什么都要學,什么都要準備。”
有家長認為,取消考試大綱變成“盲考”,不知道該怎么讓孩子準備考試了,“這是增加學生和老師的負擔。”
但也有家長表示歡迎。女兒初一的陳女士表示,“以后的社會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高了,教育不能只為應付考試,應該賦予孩子全面的、這個年齡應該掌握的能力和知識。”
回歸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大勢所趨
與家長們觀點不同,校長和老師們,卻大多贊成取消中考考綱。
某學校校長胡校長表示,“考試大綱是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主要推手。取消考試大綱,有利于基礎教育回歸育人本位,能讓學校安靜辦學,讓老師潛心教書育人??荚囂?、太頻繁,是中國基礎教育一大病因。而源頭,就是考試大綱?!?/p>
一位語文大科組組長吳老師表示,幾十年來基礎教育的育人目標經歷了從學知識、能力到素養(yǎng)三個階段的變化,目前強調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考核評價方式也會隨之改變,是新時代教育變革的大勢所趨。
從育人的角度,取消考試大綱是為了避免“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的弊端”,回歸對學生核心素質的教育。
《意見》明確,中考命題既要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注重考查思維課程、創(chuàng)新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機械記憶試題和客觀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型、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探索跨學科命題。
老師:轉變觀念,以課標為綱
對于老師來說,沒有考綱劃重點、指方向了,的確帶來變化和挑戰(zhàn)。如何應對?
吳老師認為,首先老師要轉變觀念,順應趨勢。其次,《意見》明確指出“取消中考考試大綱,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因此老師們要吃透教材、課標,將教學回歸到課標要求的學生應該達到的能力。
學生:注重生活場景中的知識運用
對于學生來說,不能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了。吳老師說,學生要改變以往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養(yǎng)成主動積累、接觸豐富時代的習慣,培養(yǎng)在鮮活生活場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胡校長建議學生,“要始終牢記并不斷領悟,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分數(shù),甚至不是為了上一個好學校。要學會發(fā)現(xiàn)知識背后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注分數(shù)背后的思辨能力,自我修復能力,以及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的應對能力?!?/p>
建議:中考變“選拔考”為“評價考”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要切實扭轉基礎教育的應試教育傾向,必須推進錄取制度改革,把當前的中考、高考變?yōu)椤霸u價考”,而非“選拔考”。
他表示,要推進基礎教育擺脫應試教育,需要淡化而非強化中高考的指揮棒功能,即中學教學不能以此為指揮棒,而是要按規(guī)定給學生這一階段完整的教育。當前,我國存在“教招考一體化”的問題,高一級學校招生以考試成績?yōu)橐罁?,中學教學以考試為指揮棒,如此,考試就基于核心地位。要讓中學不以考試為指揮棒,就要推進“教招考分離”改革,實現(xiàn)高一級學校自主招生,中學自主教學,這要求考試變?yōu)樵u價性考試,為高一級學校招生,以及中學教學提供評價依據。
未來政策千變萬化,但考核的是娃娃終身學習的能力,未來將更注重培養(yǎng)孩子素質發(fā)展。
慧思唯教育以學習力提升課程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孩子終生學習力為辦學宗旨,以系統(tǒng)性AI專注力訓練,KLP學習力,學科學法,情緒管理,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及限定招生量的精品學科培訓課程為主營業(yè)務,同時開設家庭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為主的學生生涯規(guī)劃,智慧家長學院,個性化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為全國落地學習力提升綜合解決方案先行者。
成都中考什么時候實施四川省統(tǒng)一命題?
早在2018年12月27日,成都市教育部門正式公布了中考改革方案,其中明確規(guī)定:從2019年9月入學的初一新生開始實施,到2022年,正式舉行首屆新中考考試。
2022年的首屆新中考,考試科目的分值、命題單位有較大變化。
1.2022年新中考4個大變化
? 中考總分數(shù)由以前的700分,增加到710分。
? 體育總分數(shù)由以前的50分,增加到60分。
? 物理、化學的實驗操作分數(shù),由以前的10分,增加到15分;增加了生物的實驗操作能力考試,為15分。
? 語文、數(shù)學、外語的中考試卷,將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統(tǒng)一進行命題,不再由成都市教育科院組織。
其中第4點明確規(guī)定:2022年成都的中考,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試題,由省教科院統(tǒng)一命題。其他科目的命題,依然由成都市教科院出題。
2.成都新中考總分,都是怎么構成的?
新中考采取4(語文、數(shù)學、外語、體育與健康)+6(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模式錄取計分的,不再減少計分科目。
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科滿分各150分;
物理成績按70%計入,滿分7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
化學成績按50%計入,滿分5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
體育與健康滿分60分(含體育素質綜合評價考核10分);
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含實驗操作考試)、地理升學成績每科總分按20分計算。
具體折算細則由市教育局、市招考辦另行制定。
初中畢業(yè)成績以等級形式呈現(xiàn)。畢業(yè)成績等級分為a(優(yōu)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級。具體認定辦法由市教育局另行制定。
聲明:本文來自今日頭條:羊城派及成都教育網站,僅作為政策分享。
學校首頁| 學校簡介| 課程列表| 學校新聞| 學校相冊| 教師團隊| 聯(lián)系我們
慧思唯教育課程請咨詢:
滬ICP備18048269號-1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教育
全國教育網站
企業(yè)信用等級AA級
合作/版權/投訴
本頁信息由注冊用戶(機構和個人)自行發(fā)布或提供,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任何關于對該用戶的推薦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實,本站不承擔該用戶發(fā)布/提供信息的行為或內容所引起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