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西北大學在職研究生 已幫助:1043人
近日,國家科技部在哈爾濱市召開2014年度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簡稱國家國合基地)證書授予儀式暨國合基地工作座談會,對包括西工大“飛行器綜合體效能分析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在內的41家2014年新認定的國家國合基地授予認定證書。
此次“飛行器綜合體效能分析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獲批成為國家國合基地(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類),實現(xiàn)了我校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平臺“零的突破”,是上級有關部門對我校對俄科技合作的充分認可。陜西省科技廳副廳長史高領、我校副校長翁志黔、獲批基地主任高曉光教授和科技管理部副處長張嘯川等參加會議,高曉光教授作為我校獲批基地代表上臺接受認定證書。
國家國合基地是由國家科技部認定,在承擔國家國際科技合作任務中取得顯著成績、具有進一步發(fā)展?jié)摿鸵龑痉蹲饔玫母叩葘W校、科研院所、國內科技園區(qū)、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和科技中介組織等機構載體,包括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國際創(chuàng)新園、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四大類?;氐慕⒅荚诟鼮橛行У匕l(fā)揮國際科技合作在擴大科技開放與合作中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提升我國國際科技合作的質量和水平,發(fā)展“項目-人才-基地”相結合的國際科技合作模式,使其成為國家在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擴大科技對外影響力等工作中的骨干和中堅力量,并對領域或地區(qū)國際科技合作的發(fā)展產生引領和示范效果。
此次獲批的“飛行器綜合體效能分析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是在我校與莫斯科航空學院、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喀山國立技術大學和莫斯科動力學院等俄羅斯多所高校的長期合作基礎上,通過整合電子信息學院、自動化學院和動力與能源學院優(yōu)勢對俄合作力量,孵化產生的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負碛幸恢эw行器綜合體效能分析領域國家級人才隊伍,建有“中俄聯(lián)合航空系統(tǒng)效能教學科研中心”和“中俄國際空間系繩系統(tǒng)研究中心”兩個對俄合作實體,并具有“空天電子信息感知與光電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航空火力與指揮控制系統(tǒng)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和“陜西省飛行控制與仿真技術重點實驗室”等諸多特色鮮明實驗室資源?;叵略O“多飛行器體系效能與分析”和“飛行器飛行控制與動力性能分析”兩個研究方向,圍繞《國家中長期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國防”重點領域及優(yōu)先主題和“大型飛機”、“燃氣輪機與航空發(fā)動機”與“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的“復雜環(huán)境下多飛行器協(xié)同控制與體系效能”這一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多方位合作研究,以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增強國防科技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和增加核心技術儲備為目標,重點解決關系到國防科技和航空航天裝備發(fā)展的應用基礎性科學理論問題。
基地的國際科技合作源起于上世紀90年代初。二十多年以來,基地以國家對國際先進技術實施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的方針為指導思想,貫徹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正確處理好自主創(chuàng)新和利用全球科技資源的關系,緊跟新時期國際合作“以我為主、為我服務、共贏發(fā)展”的新思路,在飛行器綜合體效能分析研究領域正逐步形成自我特色?;叵群蟪袚鷶?shù)十個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項目,包括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1項,陜西省國際合作與交流計劃項目2項,部委國際科技合作專項4項,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和國家外專局培訓與引智項目30余項?;氐目蒲谐晒殉晒糜谥袊鞴I(yè)集團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和航空、航天、航海領域多家軍工院所企業(yè),為我國大型飛機、先進戰(zhàn)機、未來新型戰(zhàn)機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同時,基地還與國內相關領域企業(yè)院所積極分享引智成果,帶動引領了本領域和本地區(qū)的對俄科技合作與交流。
此次“飛行器綜合體效能分析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獲得國家國合基地認定,將使我校對俄科技合作方面更加如虎添翼,大力推動我校與俄羅斯航空航天著名高校更為廣泛深入的技術交流合作,促進我校在相關領域造就一批高水平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干力量,提升學校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
高曉光教授上臺接受科技部領導頒發(fā)國家國合基地認定證書
翁志黔副校長等我校與會代表與省科技廳史高領副廳長合影
學校首頁| 學校簡介| 課程列表| 學校新聞| 學校相冊| 教師團隊| 聯(lián)系我們
西北大學在職研究生課程請咨詢:
滬ICP備18048269號-1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教育
全國教育網站
企業(yè)信用等級AA級
合作/版權/投訴
本頁信息由注冊用戶(機構和個人)自行發(fā)布或提供,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任何關于對該用戶的推薦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實,本站不承擔該用戶發(fā)布/提供信息的行為或內容所引起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