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樂貝青少年教育 已幫助:913人
青少年在口才朗讀過程中,必須獲得并保持正確的狀態(tài)。 所謂狀態(tài),是指孩子們在朗讀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形態(tài),包括在心理狀態(tài)與生理狀態(tài)兩大方面,不過,心理狀態(tài)是主導方面。 朗讀狀態(tài)不正確,或過分緊張,張口結舌;或過分懈怠,無精打采;或激動萬分,千頭萬緒;或追求技巧,三心二意;或腔調固定,色彩單一等,這一切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準備工作付諸實現(xiàn),青少年對作品的理解、感受、構思、設計,便會付之東流。因此可以說,朗讀狀態(tài)正確與否,是朗讀成敗的重要關節(jié),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那么什么是正確的朗讀狀態(tài),并如何把握它呢?
(一)信心百倍,積極主動
正確的朗讀狀態(tài),首先是精神狀態(tài)正確。為了傳達朗讀的作品內容,以事省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由衷地感到作品的深刻、豐富,預見到它對聽者具有的多方面教益,和可能從中獲得的美感享受。青少年一定要引發(fā)出比較強烈的朗讀愿望,要有一種需要立即朗讀才好的迫切感:在盡力展現(xiàn)作品的面貌和魅力,訴諸有聲語言之后,會使觀眾有更多的收益。這種信心和愿望,不是空洞的、勉強的,它是出于對朗讀本身的興趣、愛好,發(fā)之于對朗讀作品的理解、感動和欣賞。孩子們對所朗讀的作品,應該成為一種切實的需要,就像詩人寫詩,畫家作畫,這種需要應該成為一種動力。這種朗讀作品的需要,促使青少年沉著、鎮(zhèn)靜,而又積極。在朗讀過程中,孩子們會處于一種其樂融融的勝任愉快的滿足之中。并且心里會不斷地鼓勵著自己:我一定要朗讀好,我肯定能朗讀好,我必定會朗讀好。
但是,朗讀時往往會出現(xiàn)缺乏信心、不夠主動的狀態(tài)。究其原因,一是過分緊張:眾目睽睽,大庭廣眾之下,不敢放松,于是心跳過速,氣息不暢,朗讀起來,思想出現(xiàn)空白,看字念音,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感情不能調動,聲音喑啞蒼白。觀眾反應怎樣,聽明白了沒有,也全然不知。這就是一種缺乏信心,不能自制,失去自如的狀態(tài)。二是過于懈怠:心不在焉,傳達不出朗讀的內容,沒有感情,不積極主動,敷衍應付,吐字松軟,聲音干癟。這種狀態(tài),“睜眼懶看字,念字懶張嘴”,比緊張要壞得多。
(二)全神貫注,進入作品
所謂全神貫注,就是在朗讀中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擾,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朗讀中,傾注在朗讀的作品中,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所謂進入作品,就是把作品內容、語言,化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為自己的思維過程心理活動;要主動去揭示語言本質及邏輯鏈條,要設身處地、寓情于景,加強形象感受;要盡力引發(fā)思想感情的運動狀態(tài),緊緊抓住與觀眾的對象交流;要在整體運籌之中具體加以把握。
在朗讀的準備過程中,孩子們獲得了對朗讀內容的深刻理解和具體感覺,但這并不能保證在朗讀過程中也有相同范圍、相同程度的思想感情和運動狀態(tài)形之于聲。也就是說,如果在朗讀時不能把那深刻的理解、具體的感受再一次喚起,不能在形之于聲時既動腦又動心,不能句句情動于衷,有感而發(fā),那么,任何最充分的準備與鉆研、體味與醞釀,也只能是功敗垂成。 這里的關鍵,是“第二次喚起”。 第二次喚起,是朗讀狀態(tài)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正確的朗讀狀態(tài)的標志,最進入朗讀內容的必備條件。 在朗讀時,應該做到“見文生情”,即:看到文字,又看到內涵;再現(xiàn)場景,又引動感情;產生表象,又把握本質等幾乎同時涌現(xiàn)出來,在腦際縈回,有腦中激蕩,在聲音中流露。
第二次喚起,至少應該同次喚起一樣,甚至應該比次喚起更深刻、更豐滿。如果是多次朗讀同一作品,像語文教師年復一年地朗讀同一篇課文,尤其要注意“常讀常新”,每一次朗讀都要有每一次的新認識、新體會,都要獲得新情緒、新表現(xiàn),用以積聚每一次喚起的能量,使朗讀提高到更新的水平。
(三)速看慢讀,由己達人
除背誦外,朗讀總是要按照作品的文字序列進行,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看、想、讀”這個過程。正確的朗讀狀態(tài),就要求朗讀者正確處理這三者的關系,既不顛倒它們的順序,也不應忽略、省略某一個環(huán)節(jié)。
當我們的眼睛看到作品的字詞時,當然要反映到腦子里,而后再就字出聲。而每當讀出看過的字詞時,我們的眼光又會落到下一組字詞。在邊看邊讀、邊讀邊看的過程中存在著縱橫交錯、表里合一的復雜情況。從縱向目的地,有字形、字音、字義的深化,也有字詞、句的深化;從橫向看,有見字連詞組句和讀字讀句的雙重軌道。這雙重軌道,是交叉重迭、先后錯開的,不是完全重合、同時并進的。在這縱橫交錯的雙軌行進中,我們不但要獲得形象感受,還要獲得邏輯感受,進而情動于衷,聲形于外,達到表里合一。
雙軌進行,這是朗讀中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掌握了它,就可以把看和讀緊密結合起來,免去諸多弊端。 如:“蓖麻∧一天天地▲越長越高?!?這句話,在朗讀時并不是先看一遍、然后讀一遍的。當看過“蓖麻”時就讀它,在讀它時,又在看“一天天地”了,在讀“一天天地”時,又在看“越長越高”了。 這里,準備朗讀時的一切必要工作都會發(fā)揮作用。在對全篇作品理解、感受的基礎上,看見“蓖麻”,不但有它的形象,而且也會同時產生“長高”的感受,讀“蓖麻”時,心中十分清楚重點在后面。層次、主題、背景、目的、重點、基調等等,都融化在字句中,整體感受和具體感受共同體現(xiàn)在字句中,“看中有想,想中有讀,讀中有看”這三股概念交融在一起,牽動著有聲語言走向預定的目標。
學校首頁| 學校簡介| 課程列表| 學校新聞| 學校相冊| 教師團隊| 聯(lián)系我們
樂貝青少年教育課程請咨詢:
滬ICP備18048269號-1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教育
全國教育網站
企業(yè)信用等級AA級
合作/版權/投訴
本頁信息由注冊用戶(機構和個人)自行發(fā)布或提供,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任何關于對該用戶的推薦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實,本站不承擔該用戶發(fā)布/提供信息的行為或內容所引起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