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鹵肉飯

鹵肉飯在臺灣被視為極具臺灣特色的民眾小吃,南北有不同的意義。在臺灣北部,鹵肉飯為淋上含有煮熟碎豬肉及醬油鹵汁的白飯的料理,有時醬汁里亦會有香菇丁等的成份在內(nèi),與焢肉飯不同,而此種做法在臺灣南部稱作“肉臊飯”;“鹵肉飯”在臺灣南部是指有著鹵豬三層肉的焢肉飯。臺灣的飯食小吃花樣繁多,不過要說其中為著名的,當推鹵肉飯。據(jù)稱,風味獨特的鹵肉飯,全世界只有臺灣人會做。
鹵肉飯(常被誤寫為魯肉飯)是臺灣流行的一道豬肉飯菜肴。近年臺灣官方有意將鹵肉飯英譯,改為臺語發(fā)音的直譯一般常見魯肉飯的“魯”,其實是積非成是的字,應該是“鹵”字才對。鹵者,用濃汁烹調食物也。朱振藩說,根據(jù)早的字典書漢朝《說文解字》判斷,“鹵”字是正寫,后來出現(xiàn)“滷”字,成為臺灣??匆姷膶懛ǎ劣凇棒敗眲t是取其音相近者,但臺灣在數(shù)十年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魯肉飯”的用法。各地作法稍有不同,但皆以醬油鹵過的肉末為主,如臺灣鹵肉飯通常是醬鹵豬肉澆淋白飯,搭配筍干或是腌蘿卜干等;在香港的臺式餐館,“鹵肉飯”大多是使用鹵五花肉塊,而“魯肉飯”或“肉燥飯”才大多是使用鹵肉碎。
鹵肉飯在臺灣被視為極具臺灣特色的民眾小吃,南北有不同的意義。在北臺灣,鹵肉飯為一種淋上含有煮熟碎豬肉(豬絞肉)及醬油鹵汁的白飯的料理,有時醬汁里亦會有香菇丁等的成份在內(nèi),與焢肉飯不同,而此種作法在南臺灣稱作“肉燥飯”;“鹵肉飯”在臺灣南部是指有著鹵豬三層肉的焢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