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基礎課程
課程時長:12個月 40節(jié)課程
3歲—認知萌動世界(大顆粒)
三歲的課程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入門,初級,中級,高級,課程的設定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全方面發(fā)展。三歲的小朋友處于動手、語言表達和社交情感的敏感期,因此三歲的課程設定會以孩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景觀、場景為主引導搭建,鍛煉孩子的手部大肌肉群,提升精細動作和觀察能力,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如游樂場、我的幼兒園、小區(qū)等等。
現(xiàn)階段的孩子對大自然和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中期還會涉及到和動物相關的課程,比如長頸鹿,大象等。與此同時,因為孩子即將或者剛剛上幼兒園,同伴群體之間的交往對孩子的影響極為突出,因此三歲后期的會涉及到更多同伴之間合作的課程,我們會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唱兒歌的形式,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交流和分享的意識?,F(xiàn)階段的孩子對大自然和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還會涉及到和動物相關的課程,比如長頸鹿,大象等。
4歲—結構大師的啟蒙(大顆粒)
四歲的課程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入門,初級,中級,高級,課程的設定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全方面發(fā)展。四歲的小朋友處于一個動手敏感期,數(shù)學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敏感期,還有一個規(guī)則的敏感期。我們的課程會針對小朋友這個階段的敏感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四歲的課程以小朋友常見的海陸空交通工具,世界著名建筑為題材,了解各種工具的特殊功能,比如螺絲孔積木和小黑板,引導小朋友大膽的,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各種功能的積木,搭建出自己心中的運輸工具,地標建筑,探索工程機械等基本結構。讓小朋友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并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在后期的課程當中,我們的課程會通過各種主題和場景的搭建,培養(yǎng)小朋友在生活中的觀察力,對于場景分類布局的大局觀,在搭建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小朋友發(fā)現(xiàn)世界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測量,估算,比較,分類,排序,面積,體積等數(shù)學邏輯思維知識,培養(yǎng)小朋友數(shù)學思維習慣,培養(yǎng)孩子懂得分工合作,分享和規(guī)則意識。
5歲—探索動力科技(大顆粒)
五歲的課程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入門,初級,中級,高級,課程的設定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全方面發(fā)展。五歲的小朋友處在一個動手敏感期和科學探索敏感期。我們五歲的課程會針對小朋友這個階段的敏感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五歲的課程從認識基本零件,比如齒輪,滑輪,軸,到結構性的搭建,比如互鎖結構,漢堡包結構,再到原理性的搭建,比如杠桿原理,滑輪裝置,對稱,平衡等。會讓小朋友在探索中學習思考,從而獲得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歲后期的課程在前期課程的基礎之上,知識會得到全面的延伸。從杠桿原理到復合式杠桿原理,齒輪的平行咬合到垂直咬合以及齒輪組和惰齒輪的運用,插頭裝置的初步使用,蝸輪蝸桿減速箱的了解,本階段的課程通過作品來加深小朋友對科學機械原理的理解,并從中獲得成就感,使小朋友對科技的興趣更加濃厚,獲得更多的快樂。
6歲—小顆粒的超級邏輯思維(小顆粒)
六歲的課程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入門,初級,中級,高級,課程的設定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全方面發(fā)展。六歲的孩子在對自然事物的探究和運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充分發(fā)展形象思維,而且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逐步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它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六歲初期的課程,老師會引導孩子認識并了解小顆粒零件的基本用法。學習簡單的機械物理原理,如杠桿,摩擦力,齒輪比等。并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的方式,幫助孩子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從多角度解決問題。
六歲中后期的課程,孩子需要綜合的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機械知識,如結構、齒輪、杠桿等,完成復雜工程與機械裝置的搭建,而且后期的課程還引入馬達和電池,讓孩子更直觀的感受到能源傳遞的過程。在改進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
7歲—有趣的軟件工程師(小顆粒)
七歲的孩子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需要有更強的學習理解能力而且能夠接受更為抽象的知識。
七歲前期的課程帶領孩子們了解和掌握動力相關的科學知識,包括了解速度、節(jié)奏的概念等,加速與減速裝置等。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改裝自己搭建的機械作品。因為機械結構越來越復雜,所以對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七歲后期的課程教會孩子們學習使用圖形化、拖拽式的編程軟件,讓搭建的作品更加智能。通過反復改進作品來加深對相關科學原理的理解。有趣的程序設計能夠更好的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為孩子學習機器人課程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