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顏繪是日語【似顏絵】的中文直譯。具體指通過繪畫的方式,將真人的相貌和心情結合起來,在紙上畫出接近真人的頭像。似顏繪最初起源于歐洲,傳到日本后,結合日本的浮世繪演變而來,似顏繪在日本非常流行,廣泛得被使用在線上與線下商業(yè)活動,廣告,新聞報道等地方。在新聞報道中,多指具有諷刺意味的肖像漫畫。以漫畫形式表現(xiàn)的似顏繪,正作為一種新興的潮流事物發(fā)展起來。
似顏繪較早起源于16世紀的意大利,最初以其夸張而詼諧的創(chuàng)作手法為人們所接受。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似顏繪的中心已由原來的歐洲轉至日本,韓國,臺灣等地。似顏繪不像肖像畫那么寫實,它在神似的基礎上允許有些卡通的,夸張成份。這就賦予了畫家更大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空間。
進入個性時代的似顏繪已經(jīng)不再停留在僅供觀賞的層面了,在日本、韓國、臺灣等地,用似顏繪的制作個性的名片,卡通請?zhí)?,個性T恤,個性口杯,手機掛飾,個性寫真集等等,層出不窮。隨著數(shù)字化時代的到來,還出現(xiàn)了用似顏繪做的博客、空間頭像。
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似顏繪的E時代也已悄然而至,為標榜個性的新新人類所津津樂道。這是因為每一張似顏繪都可以承載著一個故事,它同時也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一幅成功的似顏繪不僅可以令人過目不忘,同時,似顏繪也能作為一幅作禮物送給家人和朋友,成為一段回憶保留下來。
在一些提供似顏繪服務的網(wǎng)站上,可以挑選各種要素,組成自己的面容,由于可選擇的素材眾多,各種素材都能上下左右移動,因此生成的面貌可說是千變萬化,與本人的相似性大大提高,撞圖機率也很低。組合完成后可立即用于博客的頭像的顯示圖片中,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漫畫肖像,這種方式被許多崇尚個性的年輕人所追捧,在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于用拍照來記錄自己生活的時代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