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干,兼有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入選世界大學和學科(簡稱“雙”)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學?,F(xiàn)有兩個校區(qū),南湖校區(qū)位于風景秀麗的南湖水畔,首義校區(qū)位于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
歷史底蘊深厚,發(fā)展穩(wěn)中求快。學校前身是1948年以鄧小平為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創(chuàng)建,并由第二書記陳毅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的中原大學。1953年,在全國高等院校調整中,以中原大學財經學院、政法學院為基礎,薈萃中南地區(qū)六省多所高等學校的財經、政法系科,分別成立了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1958年,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漢大學法律系合并成為湖北大學?!拔母铩逼陂g,教育事業(yè)遭到嚴重摧殘,1971年,湖北大學改名為湖北財經??茖W校。1978年1月,學校經湖北省批準更名為湖北財經學院,并成為首批恢復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湖北財經學院由財政部及湖北省雙重領導,以財政部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為基礎,恢復重建中南政法學院,歸司法部領導。1985年9月,湖北財經學院更名為中南財經大學,鄧小平親筆題寫了校名。2000年2月,國務院批準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財經大學和中南政法學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組建成新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5年9月,學??缛雵摇?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簽署正式協(xié)議,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7年9月,學校入選世界大學和學科(簡稱“雙”)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學校下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院、經濟學院、財政稅務學院、金融學院、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MBA中心)、會計學院(會碩中心)、公共管理學院(MPA中心)、統(tǒng)計與數(shù)學學院、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文瀾學院、知識產權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中韓新媒體學院等19個學院。
截至目前,學校共有教職工2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總數(shù)1500余人,教師中教授28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導師200余人。 我校先后聘任“長江學者”講座教授3名、“長江學者青年學者”2名、湖北省“楚天學者”22人,校聘海內外“文瀾學者”講座教授30名,2人獲評“文瀾學者”資深教授,12人獲評“文瀾學者”特聘教授,75人獲評“文瀾青年學者”。此外,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科領軍人才,2人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8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1人入選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余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資助,全國高校名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7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30人,湖北省中青年突貢專家、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48人,多人入選“中國重要審計學專家名錄”,1人獲“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2人入選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
近年來,學校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shù)基本穩(wěn)定在全國高校前列,財經、政法類高校的位次。近10年,學校教師共承擔完成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共計1100余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教育部門重大攻關科研項目共560余項,國家教育部、國家財政部、國家司法部和國家科技部及其他省部級科研課題共620余項,共取得科研成果13000余項,其中專著800余部,編著及教材800余部,論文11000余篇。尤其是2013年獲得代表我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最高水平的“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9項,斬獲該獎項全部等次和類型,體現(xiàn)了學校在人文社科領域的科研實力。
培養(yǎng)體系完備,教學質量優(yōu)異。學?,F(xiàn)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碩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3500余人,每年接受來華留學生500余人次。學校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三大學科為主干,多學科交叉融合、協(xié)調互動,通過優(yōu)勢學科、品牌專業(yè)、精品課程、優(yōu)質教材、主講教師形成人才培養(yǎng)合力。
學?,F(xiàn)有58個本科專業(yè),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10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專業(yè)綜合改革項目6項,普通高校戰(zhàn)略性新興(支柱)產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13個;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3個基地,即“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基地”“西部基層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養(yǎng)基地”;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設立了500多個學生實習實踐基地;2011年學校即成立了創(chuàng)業(yè)學院,近年來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500余項、校級項目490余項,實施研究生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4800余項;受教育部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委托實施“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知識產權碩士培養(yǎng)項目,并承擔50%的培養(yǎng)任務。
學校十分重視教育教學質量,堅持以人才培養(yǎng)為中心,確立科學的“以生為本”“全面質量觀”“特色制勝觀”“協(xié)調發(fā)展觀”等教育思想觀念,突出“融通性、創(chuàng)新型和開放式”的人才培養(yǎng)特色。學校一方面開設了商貿英語、法律英語、法制新聞、經濟新聞、司法會計、經濟倫理、法經濟學、經濟偵查等極具特色的課程;另一方面,在全國高校公共基礎課中首先創(chuàng)設了“經濟學通論”“法學通論”和“管理學通論”三門必修課程,有力推動了經、法、管三大互動學科的交叉、滲透與融合。學?,F(xiàn)有國家精品課程1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6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6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入選湖北省“荊楚卓越”協(xié)同育人計劃項目5項,獲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
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素養(yǎng)與團隊精神,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在大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還主辦、承辦和參加一系列的全國性、地區(qū)性本科學生學科競賽活動,并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作為全國的財經政法人才培養(yǎng)基地之一,我校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積淀與改革發(fā)展中,逐步形成了“辦特色、創(chuàng)”的辦學理念及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打造了人才培養(yǎng)上的核心競爭力,畢業(yè)生就業(yè)率始終保持在高位,就業(yè)層次較高。
學校首頁| 學校簡介| 課程列表| 學校新聞| 學校相冊| 教師團隊| 聯(lián)系我們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職研究生課程請咨詢:
滬ICP備18048269號-1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教育
全國教育網站
企業(yè)信用等級AA級
合作/版權/投訴
本頁信息由注冊用戶(機構和個人)自行發(fā)布或提供,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任何關于對該用戶的推薦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實,本站不承擔該用戶發(fā)布/提供信息的行為或內容所引起的法律責任